作者告誡大家不要「像八婆鬧交一般幾樣嘢撈埋一齊去講」。
終於捱過了自我約束三天「禁談全民退保期」,三日不談退保但覺義理握於胸中,對鏡覺身心靚仔,向人亦言之有物……
不過解封開口,我仍然不打算立刻加入退保這場「世代鬥爭」的泥沼戰中,因為支持與反對全民退保的意見中,其實可分為幾個不同層次,但大家總喜歡將幾個層次混在一起相互攻擊,結果根本不是在討論問題本質,而只在於彼此感情宣洩。
在此,我希望參考殷海光《人生的意義》中,將人生分為物理層、生物邏輯層、生物文化界、價值層的概念,轉化成反對退保的幾個層次。我想各位反對者應該先明白自己的定位,表面自己反對的立場位於那個層次;又或是支持者應先問明反對者究竟反對到那一個地步,那辯論才能得以展開。
第一層:物理層:認為不應給予任何長者福利,因為所有人應為自己的人生打算
第二層:生物邏輯層:反對者認為長者綜援給予最貧窮老人基本資助已足夠,反對給予貧窮階層以外的老人退休保障,包括廢除生果金
第三層:生命文化層:反對者認為全民退休保障可以實行,但反對以任何方式對年輕一代徵收供款/稅項(註:毋須資產審查的生果金本身就是全民退保,問題只是數額是一千還是三千而已;所以你支持保持生果金,那就是支持全民退休保障可以實行)
第四層:價值層:反對者認為全民退休保障可以實行,但大前提是政府能確保全民退保能夠永續運行而不會到下一代已破產
基本上每個層次都會有不同的討論議題,例如如果你認同物理層,那要辯論的就是如何處理過剩的貧窮老年人口,究竟是進行強制安樂死、還是開設大量低成本的老人收容所?假若你認同價值層,那討論的議題就應該是究竟那些聲稱能夠永續運行的方案是否在欺騙市民。
此外要注意的是,所有**逆向討論都是違反邏輯**的:意即若你認同第三層,亦即全民退保應該實行,只是不應透過增加年輕人稅項去做,那就沒有理由去討論為何年輕人要供養非貧困長者這個問題,因為你既然認同全民退保應該實行,那真正的問題就是找出/否定一個不用向年輕人額外徵稅的方案的可能性。
又當然,如果你認同第二層,亦即貧困長者至少有被供養的理由,那再指責甚麼老年人又要年輕人養又要指罵年輕人也就多餘,因為罵你的「老屎忽」假若有一日成為窮人,你仍認同至少要給予他長者綜援。
當然,只分四層只是為了方便分類,讓大家了解坊間幾種反對退保意見上的主要分別,層與層之間自然會再可細分或灰色地帶,但層次高低卻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要指罵上一代欺壓新一代、要借機聲討「老屎忽」霸著茅廁不拉屎、阻住地球轉我是完全不會反對,但你若真要辯論全民退保的存廢問題,就請循其本,講出自己的立場在那一層,然後就這個定位展開辯論,而非像八婆鬧交一般幾樣嘢撈埋一齊去講。
P.S. 造完圖才發覺用這種分法好像有貶低反對退保者之嫌,其實我要在此說至少在造圖時我並無此意,由始至終我只想讓目前的討論更清晰一點。本來打算再造一個清除這些字眼的潔淨版,但因為已接近朝早七時,實在太眼訓,又反正可能無乜人LIKE廢事白造,所以若真有很強的反對聲音,我才再造一幅吧。